伊莉討論區

標題: 分裂的帝國VS一統的帝國,哪個好? [打印本頁]

作者: hopfrcb59102    時間: 2017-11-24 09:04 PM     標題: 分裂的帝國VS一統的帝國,哪個好?

看了羅馬帝國變成東西羅馬帝國有所疑問

一個大一統的帝國看似風光,但是因為疆域大、領土遼闊治理反而不容易

古代因為統訊不變、交通落後,中央政府對邊疆的掌控力一定薄弱

也正是為此,羅馬帝國才需要一分為二,否則從伊比利半島、高盧再到小亞細亞這廣大邊疆的軍事負擔太沉重

如果首都在西,那東邊就管理不易,反之亦然


再來看看中國,其實也不難看出問題

像唐朝的安史之亂,說穿了就是因為首都長安距離河北太過遙遠,控制不易

以明朝來看,這個朝代的方針很簡單,政治軍事中心擺北邊,經濟重心放南邊,用南邊的錢養北邊的軍

但仔細看了看明朝史,約莫中期開始,朝廷對於南方的掌握力就下降

確實每年稅賦都有收到,但是相比起南方繁華的經濟,那點稅賦根本是.......

其實我就一直在想,如果今天南方也有一個政治中心,那還會發生這種事情嗎?


我自己是認為,以古代來說,分裂的帝國似乎是優於一統的帝國

當然前提是分裂的國家夠大

分裂的國家能夠更好的掌握各區域,不容易有鞭長莫及的情況發生

另外,掌握的人口雖然較少,但其實動員起來也會更容易吧

大帝國乍看下人雖然超多,但實際上能動員的「比例」未必就高於分裂的小帝國


這是我的看法拉

不知道各位認為對於古代王朝來說,究竟是大一統比較好,還是分裂比較好?



作者: zodiac1848    時間: 2017-11-24 11:58 PM

中原王朝和羅馬帝國完全是兩個概念

中原王朝是基于郡縣流官,權力源于皇帝,帝國高度統一
中原王朝的大一統很漫長
公元前221年,秦始皇統一,公元184年,東漢崩潰,大約400年

羅馬帝國是基于殖民城邦,有大量自治權,帝國高度分散
羅馬帝國的大一統很短暫
公元前27年,屋大維稱帝,公元235年,三世紀危機,大約250年

如果打破朝代的區隔,只考慮區域大部分統一,中國歷史上超過3次超過300年的統一時期
如果不考慮帝國名號,只考慮區域大部分統一,西方歷史上只有1次不到300年的統一時期

順便說一句,跨國的歷史比較必須基于同時代

明朝與羅馬沒有可比性,明朝的比較對象應該是同時代的其他國家

1627-1644年,明末動亂,明朝崩潰
1618-1648年,三十年戰爭,神聖羅馬帝國崩壞,損失40%人口,炸成300個小國

同一時代,大一統的明朝是崩潰,分散化的神聖羅馬帝國也是崩潰
作者: Lifedreamist    時間: 2017-11-25 12:39 PM

你以中央集權和地方分權的觀念來看就好,在古代由於條件限制,導致最有效的軍事力量是地方不是中央
如果中央過度集權,則會導致軍事遲鈍等問題
如果中央過度放權,則會導致藩鎮割據
所以兩者的平衡是一個帝國是否能長久存在的重點

作者: Lifedreamist    時間: 2017-11-25 01:06 PM

本帖最後由 Lifedreamist 於 2017-11-25 01:09 PM 編輯
zodiac1848 發表於 2017-11-24 11:58 PM
中原王朝和羅馬帝國完全是兩個概念

中原王朝是基于郡縣流官,權力源于皇帝,帝國高度統一

羅馬帝國經過三世紀危機後有中央集權,從權力來看應該有相似性存在
另外神羅在30年戰爭後,其擁有神羅皇冠的奧地利仍然存在,內部並沒有完全崩潰,甚至之後還有能力應對鄂圖曼帝國
作者: 呜21    時間: 2017-11-25 02:19 PM

雖然版圖巨大會造成政權不穩和區域衝突。但是大的國家領土也是資源獲取和人口發展的必然需要。
作者: 形而上    時間: 2017-11-25 05:24 PM

所謂比較好是甚麼意思?
對經濟發展?教育文化?民眾生活品質?藝術文化?
個人覺得中國以單一大帝國存在有個重要因素就是方塊字
而本身中國字文化內涵深厚,雖然外族侵略終被同化
西方以字母拼音,用極低成本配合其方言就可以形成一國之文字,故而發展出眾多國家

作者: 7768541    時間: 2017-11-25 06:17 PM

要維持一個大型帝國
交通是重要的因素之一
像秦始皇建立以中央集權為主的帝國
就建立了從首都咸陽為起點通往全國各地的交通大道
而且還是只有軍隊才能使用的官道
每年極其重視這些道路的維護工作

若要說起軍隊的數量中央集權的國家才能有那個財力
聚集數量龐大的常備兵力
或是擁有裝備精良的大軍
分裂的國家財力小勢力小
雖然聚集移動兵力來就近防守是很快沒錯
但問題就是沒那個強大的財力去維持龐大的兵力
更不用說還要養一支裝備精良的部隊了
或許有但是人數絕對是很少數
總之沒錢什麼都不用說了
作者: zodiac1848    時間: 2017-11-25 06:38 PM

Lifedreamist 發表於 2017-11-25 01:06 PM
羅馬帝國經過三世紀危機後有中央集權,從權力來看應該有相似性存在
另外神羅在30年戰爭後,其擁有神羅皇冠 ...

你這種看法不符合歷史

236年,三世紀危機,295年,戴克里先統一,分為四帝共治

325年,君士坦丁統一,死后又分給三個儿子

如果三世紀危機以后的羅馬帝國是大一統,那麼東晉南宋都是大一統


作者: Lifedreamist    時間: 2017-11-25 08:47 PM

zodiac1848 發表於 2017-11-25 06:38 PM
你這種看法不符合歷史

236年,三世紀危機,295年,戴克里先統一,分為四帝共治

這是只是看的角度不同吧.....
我是從權力角度來看,不是從統一的角度來看,另外用中國漢王朝的統一角度來看西方好像不太妥當吧?

30年戰爭後,神羅是分裂了,但並沒有滅亡

羅馬帝國部分是你誤解我的意思,我是指戴克里先的改革,造成羅馬邊防軍應對能力下降等問題,是否與明朝中央集權模式有相類似的情況

個人非專業,如果有問題請見諒
作者: zodiac1848    時間: 2017-11-25 10:17 PM

Lifedreamist 發表於 2017-11-25 08:47 PM
這是只是看的角度不同吧.....
我是從權力角度來看,不是從統一的角度來看,另外用中國漢王朝的統一角度來 ...

神聖羅馬帝國的事情,我本來不想駁你,因為你完全不懂,你的理解是一團亂麻

第一,我什麼時候說過神聖羅馬帝國滅亡了?我說的是:神聖羅馬帝國崩壞或崩潰

第二,奧地利和神聖羅馬帝國是兩個概念

奧地利是德語Österreich——東方的帝國,領導東南歐基督教多民族,對抗伊斯蘭教土耳其帝國

神聖羅馬帝國是德語Heiliges Römisches Reich deutscher Nation——德意志民族的神聖羅馬帝國

兩大政治實体的關系應該表述成:奧地利的統治者哈布斯堡家族長期擔任神聖羅馬帝國皇帝

17世紀以后,奧地利的存在感本身就是神聖羅馬帝國崩潰的象征
作者: Lifedreamist    時間: 2017-11-26 12:26 AM

本帖最後由 Lifedreamist 於 2017-11-26 12:37 AM 編輯
zodiac1848 發表於 2017-11-25 10:17 PM
神聖羅馬帝國的事情,我本來不想駁你,因為你完全不懂,你的理解是一團亂麻

第一,我什麼時候說過神聖羅 ...

討論而已,別看幾句話就直接封死
神羅那部分我是誤解你,但你是從那句話看到把神羅和奧地利兩者搞混了.....
17世紀以後的奧地利不是仍保持神羅皇帝的名義?
而且利奧波德一世也有利用神羅皇帝的名義允許普魯士稱王不是嘛?所以雖然權力是沒有了,但名義權威不是還在?

作者: zodiac1848    時間: 2017-11-26 02:51 AM

Lifedreamist 發表於 2017-11-26 12:26 AM
討論而已,別看幾句話就直接封死
神羅那部分我是誤解你,但你是從那句話看到把神羅和奧地利兩者搞混了.... ...

不是

此事的實質是:

神聖羅馬皇帝(封主)允許勃蘭登堡選侯(封臣)在普魯士(別國領土)建國稱王(違例)

前半段在人事上是合法但違例,后半段在地產上是非法加糊弄

因此,普魯士國王是“König in Preußen”——在普魯士這塊地盤上的王
作者: ts153    時間: 2017-11-26 03:29 PM

應該沒什麼好壞吧? 分不分裂, 要看當時的環境狀況, 而會自然的演變吧?
作者: scchiao2000    時間: 2017-11-27 08:13 PM

本帖最後由 scchiao2000 於 2017-11-27 11:49 PM 編輯

坦白說,不才看不懂閣下在講什麼。




甚至更進一步說,地球打自有人類以來,開始形成所謂的國家政權,到現在為止,從來沒有統一過。即使是像聯合國(U.N. )這種跨國際性聯合組織,也未必能號令全球(伊斯蘭國就不買帳,即使不受國際公認且被軍事圍剿;更遑論不受國際公認的國家,如西蘭公國、北賽普勒斯土耳其共和國等)。




閣下所提案例,充其量也不過是某個地理區域性的統一政權。以羅馬為例,其極盛疆域也就雄霸地中海周圍地區(主要),同時期存在於地球各處的政權也有好幾個(譬如雄霸遠東黃河長江流域的漢帝國、中東古波斯地區的安息帝國等),閣下所謂〝統一〞之說何來?



附帶一提,從某方面論,秦(六任)王/始皇帝贏 政建立的贏秦帝國,因為衛君國姬 角政權的存在,以及陳 勝建立楚王國,贏秦帝國並不算是統一性帝國王朝政權。




漢帝國,最多也不過雄霸內中國地區(泛指黃河、長江中下游及珠江流域地區),外中國地區(泛指中共東北地區、內蒙古、西北地區不計陝寧甘、西藏、川滇西部,附帶蒙古國)不見得受漢帝國節制,譬如冒頓單于時期的匈奴。



鑑於此類質疑〝統一〞之說的思維觀念,不才個人不太採取所謂的〝統一〞理論。閣下所言對不才來說,也就古時封建制度下,統治疆域大小的國家行政方式不同罷了。




有鑑於此,不才請教閣下,聯合國和西蘭公國的行政方式,何者較好?



或者閣下認為,姬周王國成立,與其治下諸侯國各自為政自行其事(西周與東周戰國之比較),哪種國家行政方式好?

作者: ltz040109022    時間: 2017-11-28 10:19 PM

羅馬?收稅靠包,統治靠羈縻。西方的分裂是不能統一,哪怕到現在也是如此。
中國的分裂是統一常態下的臨界,是土地兼並到了一定程度或外敵實力達到一定水平的非常態。
春秋以前華夏大地無數亡國的國君和當今歐陸各國領導人(注意是歐陸)正慈祥地看著你。
作者: DEATH_NL    時間: 2017-11-29 02:38 AM

日本的南北朝時期有出現版主的理想型~
可是好像才一兩代就完了~
主要的原因是當老大的想一直當老大~
沒人願意把手中的權力交出去~
power corrupts;absolute power corrupts absolutely
二分天下聽起來好像理想~
可是問題是人的欲望本來就是跟理想主義衝突的~
作者: scchiao2000    時間: 2017-11-29 10:10 AM

DEATH_NL 發表於 2017-11-29 02:38 AM
日本的南北朝時期有出現版主的理想型~
可是好像才一兩代就完了~
主要的原因是當老大的想一直當老大~

其實發題者的議論,令不才想到另一個問題:



維持一個長治久安的太平盛世好?還是製造一個永無止境的戰爭亂世好?



至於具體實例,就以西元前十一世紀至西元前三世紀,約在現今遠東黃河中下游地區成立的姬周王國為例。是西周的承平治世好?還是東周的戰爭亂世好?




以五胡諸國時代為例,是像黃河中下游地區多民族諸政權長期分裂爭戰好?還是像長江中下游地區的(東)晉帝國大致維持統一局面好?
作者: DEATH_NL    時間: 2017-11-29 11:16 AM

本帖最後由 DEATH_NL 於 2017-11-29 11:17 AM 編輯
scchiao2000 發表於 2017-11-29 10:10 AM
其實發題者的議論,令不才想到另一個問題:

歷史其實就是戰爭跟和平的輪迴~
兩件事就像是硬幣的兩面~不可分割~
和平好像很美好~可是愈長的和平~
可以累積愈大的財富~愈多的力量~
當戰爭不可停止時~當發生更大的傷害~
而戰爭的因素很多~
因為生存;中國跟異族的就類似這種~
因為宗教信仰;十字軍就是很好的例子~
因為擴張;一二戰~
還有很多其他~
但其實都離不開一個主題:欲望~
戰爭「WAR」的目的就是用力量令人屈服於:WE ARE RIGHT這句話~
如果人無法超越欲望~戰爭永不消失~
但我不認為戰爭就是完全的壞事~
生於憂慮死於安樂這句話應該大家都聽過~
戰爭令人進步~因為大家都不想死~
也不想身邊的朋友死~那就只好讓其他不認識的人死了~
不過這以後的討論就更類似關於哲學~就不多說了~
終結以上:個人認為~沒有完美的體系~因為社會終究是人治~
而人類並不完美~除非我們進化至超越欲望的層級~否則:和平只是下次戰爭的休養生息~
作者: Lifedreamist    時間: 2017-11-29 07:43 PM

本帖最後由 Lifedreamist 於 2017-11-29 07:48 PM 編輯
scchiao2000 發表於 2017-11-29 10:10 AM
其實發題者的議論,令不才想到另一個問題:

個人淺見認為應該把國家統一和國家發展分開來看。
個人認為統不統一在於環境抉擇:
綜所皆知,農業是在採集之後才出現的東西,那麼剛出現的農業是否一定比採集生活好?答案是否定的,在有些農民在進入適合採集和農業的地方會有兩種情況發生,一種是繼續農耕,另一種是放棄農耕往採集發展,那麼為何適合兩者的地方到最後都放棄採集而改為農耕?係因為環境變遷的影響,導致採集的收益已經不如農耕的收益。
綜上所述,個人淺見認為中國的環境本身適合統一王朝的出現,歐洲則不適合統一王朝的出現。
一個地方的環境抉擇是否會受制度層面的影響?
中國本身具有海洋性格存在,但因為中國古代較適合發展陸上,再加上是統一王朝,導致適合陸上性格的地方會壓迫到適合海上性格的地方,所以古代中國對於陸上的注意往往大於海上,故個人淺見認為是會受到影響。
一個國家的進步與否在於交流和競爭:
中國的交流環境相較中東等地區較為差,本身與各大文明交流具有難度,在競爭上,我以中國近代軍事落後的始點─明朝來看,13世紀蒙古崛起打破了東亞原本多強的局面,導致明朝建立後,所面對邊患的壓力相較以往係較為輕,在火器發展和戰術上,明初與西方並無所謂的先進和落後,基本上同一水平,但到了明朝中期已可發現明朝已不如中東和歐洲對於火器的發展,比如三眼銃的使用和淘汰、與葡萄牙的屯門海戰就是明證。
結論:統不統一無誰好誰壞,只有適不適合、互不互補,至於進步和發展屬於交流和競爭上的問題。
以上為個人的感想和淺見。

作者: scchiao2000    時間: 2017-12-5 08:54 PM

本帖最後由 scchiao2000 於 2017-12-5 09:35 PM 編輯
Lifedreamist 發表於 2017-11-29 07:43 PM
個人淺見認為應該把國家統一和國家發展分開來看。
個人認為統不統一在於環境抉擇:
綜所皆知,農業是在採 ...

感謝閣下對不才前問之回應。




另外,根據發題者的論述概念,不才謂之〝單(多)元軍政中心論〞。



以大明帝國為例,若如發題者所言,南北中心各具單方面機能(北直隸主軍事、南直隸主經濟)的話,明世宗嘉靖年間的〝北虜南倭〞問題,恐怕是沒辦法解決的;而且明成祖永樂年間的南方傾惠帝殘餘勢力,恐怕也會死灰復燃;明太祖創國以來,於各地設置藩王坐鎮,有何意義?




在表面名義上,南北直隸或許各具單元機能;但實際營運上,不見得各具單元機能,反倒是複合性質。此乃不才對發題者論述產生質疑觀念之一。





另外,以李唐帝國為例,打自玄宗朝天寶年間爆發安史之亂以來,各道節度使權威日益加重,逐漸形成地方藩鎮割據勢力,甚至造成西元十世紀的〝五代十國〞時代。在朱 溫代唐立梁之前,唐帝國自安史之亂以來的各道節度使割據地方現象(有些藩鎮首府甚至比唐國首都更繁盛,尤其在黃 巢之亂以後),能以單元軍政中心論之嗎?此乃質疑之二。





鄂圖曼土耳其蘇丹國也有類似的情況,譬如西元十八、十九世紀之交,埃及帕夏(地方總督)與土耳其蘇丹(國家政首)之間的關係。



不才早先說過,不甚瞭解發題者開題論述文意,若有誤解尚請海涵;畢竟和表面學術名義相比,不才更重實際本質體現。

作者: forgotyou    時間: 2017-12-6 07:09 PM

提示: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
作者: 魔鬼井尻    時間: 2017-12-8 05:56 PM

提示: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
作者: sam2000a    時間: 2017-12-9 08:04 PM

提示: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
作者: none.ppl.here    時間: 2017-12-18 12:42 PM

感覺因果秩序調換了。
帝國之所以統一是因為它的制度等優于其他國家,才能促使統一。
帝國之所以分裂是因為制度或者政治開始腐化,才會分裂成碎片以便更容易控制。

所以帝國的統一和分裂不是哪個手段比較好,而是其政治能力優劣形成的結果
作者: ZLM    時間: 2018-9-4 12:00 AM

提示: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




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(http://www689.eyny.com/) Powered by Discuz!